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中国邮票 > 新中国邮票 > T字邮票 > T166 景德镇瓷器

T166 景德镇瓷器
志 编 号 T166
版 别 影写版
名 称 景德镇瓷器
全套枚数 6
发行日期 1991-10-11
全套面值 3.30元
发行机构 邮电部
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
摄 影 者 饶克勤、(3)韦德昌、(4)胡锤
设 计 者 陈荣明、张磊
整版枚数 40(8×5)/40(5×8)
备 注 全套各枚另有齿度为P11.5的组外品。
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(元) 票规格(mm) 齿孔度数 发行量(万)
6-1 宋•青白釉注、注盌 0.15 30×40 P11.5×11 2648.5
6-2 元•青花追韩信图梅瓶 0.20 30×40 P11.5×11 2565.7
6-3 明•五彩云龙纹盖罐 0.20 40×30 P11×11.5 2831.3
6-4 清•五彩花鸟纹尊 0.25 30×40 P11.5×11 2682.9
6-5 现代•青花釉里红鲤鱼盘 0.50 30×40 P11.5×11 1979.3
6-6 现代•描金吊灯图案八角薄胎碗 2.00 40×30 P11×11.5 1923.7
邮票介绍:
1991年10月11日,邮电部发行“景德镇瓷器”特种邮票,编号T166,全套6枚。邮票表现了从宋代到现代的6种具有代表性的瓷器,是宋、元、明、清及现代的6件稀世珍品,并反映了景瓷艺术千余年来的延续发展和现代的推陈出新。
“昌南”即我国著名瓷都景德镇的旧称,因该地位居昌江之东南,故得名昌南镇。这里高岭土质好,工艺发达,能工巧匠颇多,精雕细琢,名品叠出,不仅大量进贡于朝,而且“行于九域,施于外洋”。北宋景德年间,宋真宗派员在此监制入贡御瓷。元代景德镇开始成为全国制瓷重镇,明、清时景德镇瓷窑之多为全国之冠,号称“瓷都”,并设专窑为宫廷生产瓷器,这种官窑又叫御窑。南宋时景德镇发展了釉下彩,并创造白地蓝花的青花瓷,到了元代这种工艺已经完全成熟。在千年不灭的窑火中,景德镇瓷器形成了“白如玉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磬”的独特风格,其中青花瓷、颜色釉瓷、青花玲珑瓷和粉彩瓷,是最为名贵的四大传统产品。
6-1为“宋·青白釉注·注盌”。1963年出土于安徽松县北宋墓,为国家一级文物。
6-2为“元·青花追韩信图梅瓶”。1959年出土于南京江宁县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青花”,为国家一级文物。
6-3为“明·五彩云龙花纹盖罐”。为国家一级文物。
6-4为“清·五彩花鸟纹尊”。为国家一级文物。
6-5为“现代·青花釉里红鲤鱼盘”。
6-6为“现代·矾红描金吊灯图案八角薄胎碗”。 画面匀称、鲜艳、典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