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中国邮票 > 新中国邮票 > T字邮票 > T65 中国古代钱币(第一组)

T65 中国古代钱币(第一组)
【藏品名称】中国古代钱币(第一组)
【志 编 号】T.65简称:钱币一
【设 计 者】卢天骄
【类 别】“T”字头特种邮票
【全套枚数】8整版枚数:50(10×5)
【雕 刻 者】胡振源 阎炳武 赵顺义 高品璋 李庆发 孙鸿年
【发行机构】邮电部
【发行日期】1981-10-29
【发 行 量】156.16万
【背 胶】有背胶
【印刷机构】北京邮票厂
【齿孔度数】P11.5×11
【版 别】影雕套印
邮票介绍:
人类社会的初期没有商品交换,也没有货币。在商品交换的初期,仍然是物物之间的交换,货币是交换日渐增多之后的产物。中国最早的一种货币,就是天然海贝。它以朋为单位,2系(串)10个或20个叫做1朋。在商周时代,海贝一直是重要的货币,但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,金属开始取代海贝。从西周至战国时期,金属货币主要有布币、蚁鼻钱、爰金、圜钱四种。秦统一中国后统一了币制,这就是圆形的“半两”钱。这种方孔圆钱奠定了中国后来各个朝代铜钱的基本形制,一直到清末,沿用达两千多年之久。因而在中国也幽默地称钱为“孔方兄”。 这套邮票选取了先秦货币八种。
8-1为“货贝,铜贝”。商代使用的海贝及仿海贝形铸造的铜质贝形货币,在河南省安阳出土。
8-2为“空首布”。春秋时期晋国使用的铲形货币,尖肩尖足无文字,在山西省侯马出土。
8-3为“‘鬲’空首布”。春秋时期东周使用的铲形货币,平肩挢足,在河南省伊川出土。
8-4为“‘安邑二釿’布”。战国时期魏国在安邑(今山西省夏县)地方使用的铲形货币,平首圆肩挢足。
8-5为“‘齐法化刀’”。战国时期齐国在齐城(今山东省临淄)地方使用的刀形货币。
8-6为“‘节墨之法化’刀”。战国时期齐国在节墨(今山东省平度)地方使用的刀形货币。
8-7为“‘成白’刀”。战国时期赵国(都城在邯郸,即今河北省邯郸)使用的刀形货币。
8-8为“‘共’圜钱”。战国时魏国在共(今河南省辉县)地方使用的圆形货币,圆钱圆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