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T2 《杂技》
志 编 号 T2
版 别 影写版
名 称 杂技
全套枚数 6
发行日期 1974-1-21
全套面值 0.48元
发行机构 邮电部
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
摄 影 者
设 计 者 万维生
整版枚数 35(7×5)/35(5×7)
图序 票图名称 面值(元) 票规格(mm) 齿孔度数 发行量(万)
6-1 舞狮 0.08 27×60 P11 1000
6-2 叠椅 0.08 27×60 P11 1000
6-3 抖空竹 0.08 60×27 P11 1000
6-4 顶坛 0.08 60×27 P11 1000
6-5 转碟 0.08 27×60 P11 1000
6-6 蹬伞 0.08 27×60 P11 1000
邮票介绍:
杂技 ,杂指多样;技指技艺,即“各种技艺”的意思。是包括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,《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》称它是"一种有悠久历史的专门艺术,包括跳、身体技巧和平衡动作,较晚时又使用长杆,独轮自行车、球、桶、绷床及吊架等器械"。中国的杂技艺术源远流长,已有3千多年历史在过去,杂技艺术濒于灭绝,杂技艺人生活艰难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杂技艺术焕然一新,许多省、市成立了专业剧团,创造了许多新节目,增添了灯光、布景、乐队。许多杂技艺术团先后出国访问,并屡获国际大奖,成为世界著名的杂技大国。杂技艺术大放异彩,在国内外赢得了很高声誉。 中国杂技具有以下特点
特别重视腰腿顶功的训练险中求稳、动中求静。平中求奇。轻重并举,通灵入化,软硬功夫相辅相成。超人的力量和轻捷灵巧的跟斗技艺相结合。大量运用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道具中国杂技有极大的适应性。 中国杂技有严密的师承传统
本套邮票共6枚,采用中国杂技的优秀传统节目为画面内容,同时又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。
6-1为“舞狮”。暗红的背景上,一只金色雄狮立于大红绣球之上,而逗引狮子的演员则更立于狮背之上。形成步步登高高的惊险造型。这是中国杂技最原始基本的保留节目,代表着民族文化的特征。
6-2为“叠椅”。一位身着绿装的女杂技员在数把椅子叠垒的高空劈腿倒立,既险又美。
6-3为“抖空竹”。两位女杂技员轻松嬉戏,神态自如。抖空竹原是庭院游戏,后经加工提高,有了竞技性质,并成为传统的杂技项目
6-4为“顶坛”。两位男杂技员在表演传统的顶坛,花坛飞向空中,仍在旋转。
6-5为“转碟”。画面上一位女演员正在旋转飞盘,回首望月,姿态优美从容。是中国杂技的传统节目之一。表演时,演员们用一根长约一米,粗如铅笔的竿子顶着碟底,晃动旋转,看上去似迎风而立的荷叶,又若飞舞的彩蝶,优美而抒情。
6-6为“蹬伞”。一位女杂技员 平躺 蹬腿。伞轮旋转,技巧娴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