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港澳台地区邮票 > 香港邮票 > 小型张 > 2019年香港「中國世界遺產系 列第八號: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」郵票小型張样张套折

2019年香港「中國世界遺產系 列第八號: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」郵票小型張样张套折
邮票资料:
發行日期: 二○一九年八月十三日
設計: 黃嘉文
承印者: 法國 Cartor Security Printing
印刷方法: 平版印刷加壓印
郵票面積: 38.5 毫米 × 60 毫米
郵票小型張面積: 140 毫米 × 90 毫米
齒孔: 13.5 x 13.25 (兩面直邊各有一個橢圓形齒孔)
紙張: 混有防偽纖維
邮票介绍:
香港郵政將於二○一九年八月十三日(星期二)發行一款「中國世界遺產系 列第八號: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」郵票小型張及相關集郵品。 中國於 1985 年成為《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》的締約國,迄今有五 十多個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聯合國教育、科學及文化組織的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 香港郵政自 2012 年起已先後發行中國世界遺產系列第一至七號郵票小型張,是次 發行同系列第八號郵票小型張,題為「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」。 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,於 2016 年列入《世界 遺產名錄》。岩畫繪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兩岸的懸崖峭壁上,當地人稱這些崖壁 為「花山」,壯語為「岜萊」,意思就是「有畫的山」。 岩畫分布在河道兩旁崖壁上,綿延逾百公里,共有一百多處,包含約 4,000 個圖像。岩畫所在的文化景觀區總面積超過 6,600 公頃,是中國南方乃至亞洲東 南部規模最大、圖像最多和最為密集的赭紅色岩畫羣。這些被譽為「無字天書」 和「壯族文化瑰寶」的岩畫,是戰國至東漢時期壯族先民駱越人的創作,已有二 千多年歷史。岩畫中有大量造型相似的「蹲式人形」和描繪駱越人祭祀儀式的圖 像,帶有神秘的原始宗教色彩,並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和精神面貌;畫中的鼓形 圖像亦與當地悠久的銅鼓文化有着密切的聯繫。
郵票小型張的背景為崇左市寧明花山岩畫。這是左江花山岩畫羣中面積最大、 圖像最集中、內容最豐富的一處岩畫,總面積逾 8,000 平方米,亦是世界上單幅 面積最大的塗繪類岩畫。小型張內嵌的郵票則展示這幅岩畫中的祭祀歌舞場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