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中国邮票 > 新中国邮票 > 纪字邮票 > 纪33-中国古代科学家(第一组)

纪33《中国古代科学家(第一组)》
邮票人物
【张衡】
张衡(78-139),东汉科学家、文学家,字平子,河南南阳西鄂(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)人。曾担任执管天文的太史令。他精通天文历算,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,并成功地记录了公元138年在甘肃发生的一次强烈地震。他第一次解释了月食的成因,天文著作有《灵光》。
【祖冲之】
祖冲之(429-500),南北朝时南朝的科学家,字文远,范阳(今河北涞水县北)人。他推算出圆周率π的值在3.1415926和3.1415927之间。其主要著作有《辍术》和《九章术义注》。
【僧一行】
僧一行(637-727),唐高僧,天文学家,俗名张遂,巨鹿(今河北)人。他21岁从荆州景禅师出家,精通历法和天文,发起在全国12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,并归算出相当于地球子午线纬度的长度。他著有《大日经》,并订《大衍历》等。
【李时珍】
李时珍(1518-1593),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,字东璧,号濒湖,蕲州(今湖北蕲春)人。他继承家学,着重研究药物,重视临床实践,经常上山采药,深入民间。他著有《本草纲目》一书,全书190万字,52卷,收录药物1982种,附方11096则,插图1160幅,对每种药物一般都记名称、产地、形态、采集方法、药物的品性和功用及炮制过程,为医药学界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。
邮票名称:中国古代科学家(第一组)
邮品类型:纪念邮票(纪字邮票)
邮票套号:纪33(编号125-128、125m-128m)
发行机构:中国邮电部
发行日期:1955年8月25日(邮票)、1956年1月1日(小型张)
发行数量:600万套(邮票)
印制版别:胶雕套印(邮票)、雕刻版(无齿孔小型张)
全套枚数:各4(枚)
齿孔度数:14度(邮票)
整版枚数:96(枚)(邮票)
全套面值:各0.32元
原华作者:蒋兆和
设计者: 孙传哲 雕刻者: 唐霖坤
印制机构: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
【各枚详细情况】
编号/面值(分)/规格(MM)/名称/发行量(万枚)
(125)/8 /22×38/张 衡 像/600
(126)/8 /22×38/祖冲之像/600
(127)/8 /22×38/僧一行像/600
(128)/8 /22×38/李时珍像/600
(125m)/8/64×90-22×38张衡像
(126m)/8/64×90-22×38/祖冲之像
(127m)/8/64×90-22×38/ 僧一行像
(128m)/8/64×90-22×38/李时珍像